杨宏文:我的校园书店生意经

来源:    日期:2011-2-18    浏览次数5164
    4月,记者从在北京举办的第一届台湾知名出版人高阶研修班上获悉,在大陆新华书店纷纷为开辟校园书店寻找赢利模式的时候,台湾的丽文文化事业机构(简称“丽文”)在台湾却成功地开设了25家大学校园书店。丽文校园书店的经营理念是什么?是如何实现年销售码洋5亿元新台币(折合
 
人民币1亿余元)的?带着这些问题,记者采访了丽文文化事业机构执行副总经理杨宏文。

    书店创立从服务师生开始

    丽文是家族企业。早在20多年前,杨宏文的父母一边开出版社出书,一边卖自己出版的图书。因为杨宏文父母的出版社出版了很多高雄师范大学教授的著作,教授们认为,如果杨宏文的父母能在学校里面开设一家校园书店会更方便些。“这样我们家就做起了校园书店的生意。”杨宏文笑说。

    杨宏文告诉记者,在高雄师范大学开办第一家校园书店的同时,杨宏文父母在那里也积累了广泛的人脉。那些到校园书店买过书的大学生,犹如春天的种子,毕业后把校园书店的种种好处播撒在他们各自服务的台湾高校。20多年间,丽文的一家家校园书店就这样衍生出来,变成校园书店连锁体。

    选址看校园阅读风气

    和在大陆开校园书店一样,在台湾开办校园书店同样面临租金“瓶颈”。杨宏文介绍:在公立学校开校园书店,需要招标,但是租金相对较低,只要服务好学校的老师、学生就可以了。相比之下,私立学校的租金则会高些。如果私立学校的租金高于成本,丽文只好放弃了。

    那么校园书店的销售情况如何呢?杨宏文认为,这与学校的阅读风气有关。如果所在大学的阅读风气浓,那么书店的销售额就会高。反之,就会低些乃至亏损,亏损的书店都处于那些阅读氛围比较淡的学校。

    记者得知,丽文的25家校园书店主要分散在台湾的东南部,面积大小不一,大的有600多平方米,小的只有30多平方米。面积小的校园书店大多开在私立学校,这可能与私立学校租金高有关。不过,书店的经营品种还是不少的,即使最小的店,图书也有5000册以上。

    连锁经营降低经营成本

    近年来,面对网络阅读对纸质图书销售的冲击,台湾的购书率也在下降,丽文早期采取的连锁经营模式此时发挥了抗风险的作用。比如以丽文的名义统一进货,由上游出版社分别向25家校园书店发货,进而减少了物流成本、进货成本。

    尽管如此,杨宏文认为,他们还是受到网络阅读、阅读氛围、出版社直接给学生发货等因素的影响。杨宏文说:“我们尝试了很多的方式开辟校园市场,比如给学校的图书馆配书、请出版社的作者到学校来开讲座、销售电子产品、卖电影票和超市优惠券等,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。学生族群的散播力是很强的,一传十、十传百,口口相传中,某本书、某个电子产品的品牌就形成了。”

    在杨宏文看来,学校毕竟是个读书的地方,不能有太多的商业行为,不过一些商家如果通过校园书店来提升知名度还是可以的,因为校园书店毕竟有这个能力。

    校园书店面临转型

    与父辈经营理念不同,1978年出生的杨宏文有着自己的经营理念。他认为,不能再墨守校园书店和学校作息同步的经营方式。“一年只经营几个月,寒暑假没有生意做,加之台湾很多学校招不到足够多的学生,这些都需要校园书店重新定位。”杨宏文有些着急地说。

    杨宏文的经营理念是:我们需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做校园书店,那就是校园书店要“走出去”。以前是坐在店里面等读者上门,现在则要到校园里去,了解师生需求,及时提供服务。尽管大家消磨在网络上的时间太多了,但是人和人之间的近距离互动是不可少的。也许是因为年轻,杨宏文更看好网络生意。从最早在网络上开设学生二手书交易平台,到后来发展成卖游戏卡、举办学生摄影作品展览、网上发展会员,杨宏文认为在网络上做生意还是有效果的,因为目前书店已有1万多名会员,且全部都是大学生。

    虽然丽文的一部分校园书店关张,但是并没有挫伤杨宏文开设校园书店的积极性。当听记者说大陆也有校园书店时,杨宏文向记者仔细询问了如何开办的事宜,他说他回去后,就向老板——自己的母亲申请,到大陆来开校园书店。看来杨宏文的校园书店情结还很浓。